
Mysteel解讀:2025年鋼材出口形勢不必太過悲觀
時間:
2025-03-10 08:40來源:
我的鋼鐵網
2024年以來,鋼鐵出口形勢日益嚴峻,隨著主要出口目的地越南和韓國先后對我國熱卷實施反傾銷調查,國內鋼鐵產業仿佛“黑云壓頂”,市場信心極度悲觀,筆者認為,反傾銷政策對鋼材出口的影響要審慎評估,不可僅憑政策壁壘簡單判斷。
當前我國鋼材出口快速增長對部分區域鋼鐵市場形成明顯擠壓。根據海關數據,2023-2024年我國鋼材出口分別為9026萬噸和11072萬噸,同比分別增加2280萬噸和2046萬噸,增幅36.2%和22.7%,連續兩年保持較快增長勢頭。同期,海外粗鋼產量同比分別增加111萬噸和下降14萬噸,海外粗鋼產量的增量遠不及我國鋼材出口的增量,意味著鋼材大量的出口對國外鋼鐵市場形成一定的擠壓。以越南為例,2022年我國對越南鋼材出口僅為546萬噸,2024年迅速攀升至1277萬噸,是2022年的2.3倍,我國鋼材出口與越南粗鋼產量比值從27.3%提升至57.8%,且不論有多少鋼材從越南轉口出去,大量廉價的鋼材涌入越南,必然會導致越南鋼鐵市場嚴重失衡,越南出臺反傾銷政策也是必然。
政策壁壘對鋼材出口的影響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:
一是要考慮政策意圖和可能達成的效果。從政策意圖來看,可以分為三個目標:(1)抑制中國鋼材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,從高速增長轉入低速增長;(2)鋼材出口基本不增長;(3)逐漸降至合理水平。從過往情況可以看到,當鋼材出口維持在6000-8000萬噸/年時,鋼鐵貿易摩擦較少;出口達到9000萬噸/年時;貿易摩擦開始增多,出口突破1億噸時;貿易摩擦越來越劇烈??紤]到我國鋼鐵產業發展十分齊全,品類豐富,價格優勢顯著,滿足了很多國家在各類鋼材品種供應上的缺陷,并提供了價格低廉的鋼鐵產品。因此,后期出口即使下降,也不會降太多,政策底線是中國鋼材出口不能繼續保持過快的增長,最高目標或是降至9000萬噸附近。
二是要研究一些鋼鐵貿易摩擦的典型案例。以美國為例,美國鋼鐵保護主義政策由來已久,2002年對進口鋼鐵啟動201調查,2017年對進口鋼鐵啟動232調查,2018年對鋼鐵加征25%關稅,2025年至今已加征多次關稅。在美國對鋼鐵進口壁壘高企的背景下,美國鋼鐵進口量卻不低,進口高峰時期達到3400萬噸,低點亦有2500萬噸。需要注意的是,美國是對鋼鐵進口控制最嚴的國家之一,在如此嚴苛的政策下,尚有相當數量的進口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,關稅政策可以影響部分鋼鐵進出口但不是全部。
三是中國鋼鐵企業有很多舉措可以應對反傾銷的壓力。首先,可以做出口結構的調整,當前反傾銷的重點主要是針對出口量最大的熱卷,鋼鐵作為基礎原材料,可變性強,品種能力強的鋼鐵企業可以在生產上進行快速調節,增大其他品種的出口以減輕反傾銷帶來的壓力;其次,可以做出口區域的調整,減少越南、韓國等國家的出口,降低出口的集中度,尋找新的出口區域;再者,中國鋼鐵企業通過極限成本,如原材料降本、技術降本和管理降本,使得出口價格優勢不會完全喪失。
四是中國鋼鐵供大于求的局面暫時不會改變,出口依然作為重要導向。作為全球鋼鐵生產和消費的中心,從2021年開始,中國鋼鐵消費已經連續4年下降,供大于求的局面長期維持,在企業以規模化和市場份額為導向的經營目標下,內需不足,必然會以出口作為緩解壓力的主要渠道。2025年在房地產依然低迷的情況下,預計中國鋼鐵消費難有增長,中國鋼鐵供大于求的局面暫時不會改變。不少鋼鐵企業紛紛將出口作為今年經營工作的重點之一,正常情況下,只要不虧現金流,企業的出口動力很強。
綜上,鋼材出口形勢雖然嚴峻,各國對我國鋼材出口看似正形成圍堵之勢,但是也不必過于悲觀,我國鋼鐵產業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,企業亦有很強的應變能力?;貧w到市場本身,最終還是出口量和利潤的平衡,過去出口可能還有微薄的利潤,反傾銷會導致出口成本的增加,未來出口利潤會出現明顯下降。總量上,在不考慮可能發生的行政式限產的情況下,我們認為2025年鋼材出口依然會保持在1億噸以上。